第(2/3)页 “此刻却是弃暗投明,三人手下各领五千步卒,臣以为,他们若是跟着陛下,才能一展胸中所长,请陛下莫要推辞。” 焦和开口,拿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牌,一万五千人的军队,和三位领军之将。 焦和既然如此说,说明这一万五的兵马必定是独立于青州郡兵之外的,不然一旦孔融接手了青州,这便是祸事了。 而刘辩此刻也明白了焦和为何名望与才能皆在孔融之下,孔融也不敢将手伸出北海。 刘辩看了一眼陈宫,显然他方才的表现,已经被焦和排除在外,急于确定自己的仕途,却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算,无异于自降身价。 而焦和方才透露的最关键的信息,还不是这个,反倒是步卒两字,刘辩大军而来,却都是骑兵,且都是刘辩的亲军四卫。 若是北海之行毫无差错,刘辩必然要对幽州驰援的,但若是让孔融出兵,则是容易让孔融猜忌,毕竟他的想法是先夺回东莱郡,所以君臣之间的目的是相悖的,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相悖,不在其位的人,大概率是无法设身处地地为上层之人着想的,这也是人很难突破固有圈层的原因。 产生了这种利益驱动下的目的性矛盾,则容易让孔融的出兵变成畏惧刘辩权威后的无奈之举,如此出兵,出的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兵。 所以这件事上,刘辩必然要起到带头的作用,一旦自己打着大汉天子的名义出兵,孔融再紧随其后,虽然利益有些相悖,但是从龙之功,是可以用来换取东莱郡之地的。 而且有刘辩做了表率,士兵进入了幽州战场,他不用谋划,也就不用担责。也就是说,赢了有功劳,输了有苦劳。 但如果刘辩不带头,那就变成了孔融出兵,若是输了,他总不能说是陛下让我出兵的,错在陛下吧? 对于此刻的刘辩来说,让自己的亲军脱离自己的指挥远赴幽州战场,这是不切实际的,相当巨大的损耗。 这其中的你来我往,涉及到诸多的猜疑链,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孔融心甘情愿的出兵。 再说亲征,孤军深入敌后,不是刘辩身为帝王该做的事情,所以一开始刘辩入青州,是想以乐进驻守在泰山郡的士兵为先锋,领着孔融去救幽州的。 这也是为什么,刘辩会将自己亲军的粮食留给乐进,当然是希望他征召更多的兵士了。 但是,此举是有风险的,乐进若是胜了还好,若是败了,会连带着兖州守军一同进入猜疑链中。 然而焦和却用自己的底牌,给出了这道题最完美的答案——李典! 此刻的李典、管亥、管承三人,更像是他焦和作为青州刺史的私兵。 刘辩作为现代人,当然知道李典的本事,但即便不是现代人,焦和能在这种情况下,推出李典,也说明了焦和对他才能的肯定。 “朕,却之不恭了。” 刘辩微微一笑,将焦和扶了起来,眼中尽是平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