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尤其是很多大臣,还喜欢写文绉绉的文章,极为生僻难懂。 编大典这种事,正好切中老朱的心怀。 只是既然如此,当初他为何对解缙修书的提议,无动于衷呢? 朱允熞暗暗思索着。 这在这时,便听得老朱问道:“依你之见,这本大典,应由何人主持编纂呢?” 随即,他不等朱允熞回答,又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:“这得找一个精通百家典籍,学富五车的大儒来才行。” 这句话似乎暗有所指? 朱允熞一下子明白过来,笑道:“皇爷爷,孙儿连这本大典的名字,都想好,就叫《洪武大典》,至于总编纂,孙儿以为,非皇爷爷莫属。” 朱元璋闻言,先是一怔,随即哈哈大笑。 “洪武大典这个名字,委实不错,好名字。” “不过,咱老朱的文化,担任总编纂真的行吗?恐怕还是另请大儒为好吧?” 朱允熞一听,便知道自己这个马屁,算是拍对了。 老朱心中高兴着呢。 只是要故意做出谦虚的样子。 说不定当初对解缙的提议,不予理会,就是因为这个原因? 不好自己出面,所以干脆不理。 至少也是原因之一。 之前一直有传闻说,老朱拒绝之后,还问过要如何编篡,只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。 “皇爷爷乃当今天子,功比三皇,德比尧舜。洪武大典,汇聚华夏千年文化之精髓,理该由皇爷爷任总编。” “而且,皇爷爷亲自担任总编,也可以体现天子对文化的重视,收买天下读书人之心。” “再者,什么内容适合编入进去,什么不适合,也需要皇爷爷把关。” 朱元璋摸了摸胡须,显然已十分心动。 其实朱允熞还猜错了一点。 老朱当初拒绝解缙编书的提议,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就是因为解缙反对他看很多杂书。 解缙认为皇帝应该多看儒家经典,不能沉溺于未经挑选的书籍。 应该由大儒挑选书籍,供皇帝阅览。 那些“有害”的书,不能给皇帝看。 说白了,就是想限制老朱看书的自由。 最好是由他们读书人,来圈定皇帝看什么书,不看什么书。 提出编书,也是这个原因。 不符合他们认可的,就不编进去,不让皇帝看到。 老朱这么精明的人,怎么可能上他的当呢? 只不过,为了表示自己重视文化,口头上还是赞赏了一番。 对于他的建议,却置之不理,完全不采纳。 现在朱允熞提出让老朱自己把关,自己决定,他的兴趣可就大了。 不用受那些儒生的限制,还可以博一个千秋美名。 他心中这般想着,嘴上却又说道:“可咱已年老体衰,只恐精力不济啊。” “皇爷爷只管放心,孙儿早有了想法,可另选大儒把关,皇爷爷最后挑选其中一二,审核把关即可,不用费多少精力。” 朱元璋轻轻点头,对他的说法,表示认可。 大功告成。 朱允熞喜出望外,便立即趁热打铁。 “孙儿不才,或许勉强可以担任副编纂。” “再挑天下读书人,选鸿儒学子,编篡大典。” “两位哥哥也正好可以参与,一则皇家子弟都参与其中,以体现重视。” “二来孙儿以为,两位哥哥也正好借此修身养性,饱读诗书,对未来有无穷好处。” 将这两个丢去编书,他们就不能阻碍自己办事,给自己添乱了。 皓首穷经,关在阁楼中读一辈子的书,才是他们最好的去处。 更重要的是,让他们读书,也是对他们的关爱啊! 每天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,多好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