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42 极限-《匠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皇帝一路都在谈话,马车在往前走,不停地有人被召上车,没过多久又下来。

    许问也没闲着,趁着这个机会,他见了很多人,同样也跟很多人谈了话。

    怀恩渠要重新规划,涉及防灾,涉及许多他没去过的路段,靠他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,必须多方请求协助。

    同样,挖河修渠是不逊于甚至超过建城的大型工程,需要各地密切配合,发动大量民夫。

    皇帝当然会正式下旨,强令各地以最快速度发动起来,但政策要落实、命令要实施,还需要许问自己做很多事情。

    听令和听令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雨又大了,不停地有雨伞移动、聚集在一起、分开、然后再次聚集在一起。

    雨水溅在伞面上,溅在他们身边的水洼里,在空气中挥扬起粉末一样的白雾。

    中途,许问抽空回家了一趟,换了身衣服,匆匆吃了口饭,跟连林林道别,又再次出发了。

    连林林非常担忧地看着他,但没有阻止,什么也没说。

    许问也只能安慰地对她笑笑,保证自己一定会找时间休息的。

    趁着给皇帝送行的机会,他已经找好了人,建好了新的勘测地形的班子。

    这班子分两套,一套跟着他一起亲自前往各处,实地勘探;另一套到各城市村庄,搜集资料,寻访对地质河道有所了解的当地人,请他们帮忙。

    现代知识高度体系化,高手往往集中在高校与研究所之中,民间的一些怪人通常被称之为“民科”。

    但在这个时代,确确实实的“高手在民间”。

    有些人一辈子扎根在这片土地,一伸手就知道土里有多少水,一看河就知道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落,简直像在身体里安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样。

    他们纯粹就是靠经验、靠对土地的热爱、也靠纯然的天赋做到这样的,许问见过不少这样的人,现在就要寻求他们的帮助了。

    许问心里其实还有些不安。

    学至今天,他在个人技艺上几乎已臻至化境,对建筑也有了相当的了解,但怀恩渠这样的运河……

    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。

    上次怀恩渠的方案准备时间相对比较充分,变数少,还多少参考了一下从班门祖地得到的信息。

    但这一次,大雨增加了变数,情况变得复杂了,时间却更加紧张。

    我真的可以完成吗……

    许问扪心自问。

    给皇帝送行是在早上,中午还没到,许问就出发了。

    这一次,他前往的不再是饮马河下游,而是更上游的部分。
    第(2/3)页